<em id="d4cxl"></em>
    1. <form id="d4cxl"><pre id="d4cxl"></pre></form>
      1. 
        
        <form id="d4cxl"><pre id="d4cxl"><video id="d4cxl"></video></pre></form>

        建證城市新生

        鄭州濱河國際新城開啟城市智慧宜居新生活

            期次:第1032期    作者:作者:李君賢、邵永杰


        編者按:2012年,中建七局與鄭州市經開區簽署《濱河國際新城綜合開發項目合作協議》。十二載春種,荒郊變綠城,高樓大廈在新城拔節生長;十二載秋收,“政府+央企”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模式讓鄭州經開區發展駛入快車道。

        濱河國際新城前期率先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曾經,這里偏居鄭州東南一隅,村莊阡陌縱橫、雞犬相聞;如今,一座現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由“村”到“城”,6.77平方公里的鄭州濱河國際新城,藏著鄭州的“城市抱負”,釋放著國家中心城市的蓬勃生機,也閃耀著中建人“拓展幸??臻g”的不變初心。

        面子美,宜居新城更舒心

        周末清晨,家住鄭州濱河國際新城的馬希林早早起床,沿蝶湖跑幾圈“吸吸氧”,是老馬每周的“規定動作”,“周末可得趁早跑,晚一會兒來蝶湖玩的人就多了”。老馬的“吸氧圣地”蝶湖,位于鄭州濱河國際新城。2021年春節,蝶湖一夜爆紅,接待游客48萬余人次,抖音話題播放量超1.2億次,被網友評為“我最自豪的鄭州十大網紅新景觀Top1”。

        “這里原來是曹古寺水庫,2014年在潮河河道基礎上,通過拓寬疏挖而成蝶湖?!必撠煘I河國際新城整體設計的總規劃師錢珂說。曾經的曹古寺水庫受上游雨污混排、污廢水直排影響,水質一度惡化,周邊居民苦不堪言。經過中建七局開發運營,“小河溝”變身“小九寨”,水面達800畝、蓄水93萬立方米,與750畝綠地、5400米水岸線共同構成風光秀麗的“城市綠肺”——蝶湖公園。穿行其間,宛如畫中游,喬灌木百余種、萬余株,灌木地被30多萬平方米,有微山、有花海,錯落有致,曲徑通幽,處處凝翠疊綠。

        而這只是新城“兩湖一河三公園”的一部分。中建七局12年匠心深耕,“公園城市”已在這里具象化——7100畝公共綠地,1500畝公共水域,“一區一軸一廊多點”的生態體系躍然呈現。西部山水生態片區為新城裝上“綠肺”,東西向中央濱水景觀休閑軸讓城與綠、水與城完美相融,南北向高鐵活力生態廊激活城市邊角的綠意,再加上城中錯落有致的城市公園分布,“水在林中、林在城中、河湖交錯、萬物共生”的和諧美景業已形成。

        “真不敢信蝶湖竟然出現了白鷺!還有小天鵝、綠頭鴨,這可是城市??!”白鷺被稱為大自然的“生態檢驗師”,酷愛鳥類攝影的張景陽難掩興奮。

        底子實,韌性新城更安心

        城市“體質強”、有韌性,才不容易害“城市病”。作為中建集團與河南省政府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試點項目,鄭州32個核心板塊之一、“東強”戰略的重要支撐,鄭州濱河國際新城在規劃之初就堅持高標準、高起點。

        不辜負一方熱土,中建七局聘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全程參與區域專項規劃設計,組織編制并實施了河南省首個可持續指標體系《濱河國際新城可持續指標體系》,其中包含生態、社會、經濟、文化、政治五大方面,共21項目標路徑、53項實施拓展、112項具體指標,統領新型城鎮化開發的各個階段?!斑@不僅為新城未來發展留下了‘接口’和‘抓手’,也在河南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錢珂說。

        根據鄭州降水分布不均、瞬時雨量大的氣候特點,中建七局因地制宜率先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采用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從“滲、滯、蓄、凈、用、排”六個方面著手,使城區范圍達到78%的高滲透率,做到大雨不內澇,小雨不濕腳。

        “‘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不存在的。”濱河國際新城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工程師溫飛克笑言。“不信你四處轉轉,能找到一根電線桿算我輸?!彪[藏在地下全長14.7公里的綜合管廊,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做到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和資源共享,實現了市政所有維護檢修皆在地下,避免了因管線檢修經常破路的不便?!啊嵵萼嵵荩焯焱跍稀?,那說的是‘老鄭州’,俺這是‘新鄭州’!”

        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謀劃領先,底子夯實,諸多超前理念由藍圖變現實,成功經受住實踐檢驗,濱河國際新城的“安全感”也更加凸顯。

        腦子靈,智慧新城更省心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決策運營,城市有多“聰明”,人們的生活就有多便利。

        “您已進入湖水禁入區域,水深危險,請不要在湖水邊逗留?!钡希悄茴A警設備正對水域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現有游客進入危險區域,便立即發出語音預警提醒,同時聯動周邊安全員進行勸導;草地里,23組隱藏式土壤灌溉設備實時采集著土壤含水變化信息,根據土壤濕度按需、按量實現自動灌溉,猶如經驗老到又話語不多的老師傅,只需一眼就知道要澆多少水;街道上,車頂加裝有智能監測設備的環衛車在完成環衛工作的同時,可實時分析發現作業路段垃圾暴露、店外經營、非機動車違停、占道經營、亂堆物料、違規戶外廣告等問題,并同步分發給管理人員處置……

        為將濱河國際新城打造為智慧開放、悠活慢居的幸福之城,中建七局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搭建智慧城市運營平臺,對環衛、綠化、水域安全等十余個運營場景進行智慧化賦能應用,在城市治理、綠色發展、安全防范上不斷發力。

        “鄭州濱河國際新城智慧城市運營平臺的應用,已實現智能灌溉節水15%、環衛軌跡提升效率30%、光伏發電降低用電成本10%、人工巡檢替代50%等成效,城市運營效率大大提高。”中建七局城投公司運營分公司總經理張琨表示。

        濱河國際新城的智慧化建設已拉開序幕,未來將繼續以綠色、高效、高質量發展為引擎,伴隨著城市建設需求的不斷擴展和智慧場景應用的不斷深入,實現城區治理、服務、安全、運營輔助決策等各方面的智慧升級,全方位打造智慧城市。

        一座城的成長與蝶變,是時代的發展與映照,也是中建七局人的長情告白。宜居、韌性、智慧,舒心、安心、省心,城市品質不斷提升,百姓幸福原地升級。向“新”而行,向“新”而興,鄭州濱河國際新城正朝著高品質現代化城市加速邁進。

        久久精品电影久久电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