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中建環能深化科技創新內核,彰顯成果轉化實力
本報訊 (通訊員李召靦)中建環能在中建集團“一創五強”和中建發展“123~N”戰略目標指引下,深耕底層創新,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和質量,加快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進程。
一是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水利施工高效節水與廢水資源化技術突破。針對國家水利水電工程綠色發展的重大需求,中建環能與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科研成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高效節水與廢水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解決了施工用排水粗放、廢水處理成本高、資源化利用難度大等瓶頸和技術難題,榮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二是筑牢產學研用協同基礎,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該項技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工程、國家水專項子課題等科研項目的支持下,依托南水北調中線、鄂北水資源配置等 10 多項國家重大工程和國家科研項目,聯合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等產學研合作單位,在基于工程安全的低成本廢水回用技術標準體系、施工全過程的廢水資源化利用技術和綠色高效節水技術三個方面取得了原創性重大技術發明,實現施工廢水“零排放”,顯著提高施工節水與廢水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了融合“政-產-學-研-用”全鏈條的技術突破。
三是堅持以創新應用為核心,強化高質量科技成果產出。中建環能作為水環境治理領域的上市企業,在技術研發與工程應用中,充分發揮水環境保護上市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工藝設備模塊化生產應用方面的技術積累優勢,構建可持續競爭優勢。主要完成了“基于工程安全的低成本生產廢水回用技術標準”和“施工全過程的綠色高效節水技術”等成果,研發了裝配式模塊化的高效磁混凝技術,填補了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行業節水評估技術方法空白。較傳統手段相比,施工用水節約 30%-60%,能耗降低約 15%,廢水處理設施占地減少約50%,設施重復建設成本減少約30%,可實現100%廢水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