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強海外深耕優勢
中國—中亞峰會重要合作成果
“絲路新驛站”建成投用

近日,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舉行之際,由中國建筑承建的哈薩克斯坦目前最大的物流運輸樞紐——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建成投用。
該項目是首屆中國—中亞峰會重要合作成果之一,作為承載中哈經貿合作愿景的“絲路新驛站”,將以更高效的集散能力、更便捷的物流網絡,為中哈貨物快速流通架起“高速通道”,助力中哈兩國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精益建造 打造絲路樞紐
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位于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Ⅱ站南側既有貨場內,總占地面積達9.8公頃,涵蓋綜合倉庫、鐵路作業線、集裝箱堆場和配套用房等設施,年設計產能11.5萬標箱。
項目團隊秉持“拆舊建新”的建設理念,在拆除原有8條鐵路裝卸線、4500平方米生產生活房屋、6臺門吊及配套管線的基礎上,高標準新建鋼結構倉庫2.34萬平方米、商品車停車區8700平方米、集裝箱堆放區9000平方米,并同步完善集卡裝卸區8700平方米、場內道路1.7公里,翻建鐵路裝卸線1.2公里,新建2300平方米配套用房,全方位打造適應現代物流需求的“一站式”物流場站。
攻堅克難 88天高質量履約
項目開工以來,團隊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建設模式。設計方面,通過分專業、分批次,高效完成設計和技術標準的轉換工作,最大限度滿足施工生產需求。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通過合理優化工序、科學組織資源,1天澆筑3000平方米混凝土鋪面,3天完成450米鐵路路基,20天拼裝焊接23400平方米鋼網架,1000臺設備與23個作業面精準協同,88天完成項目建設。
雙向奔赴 奏響駝鈴新聲
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以西安港中亞班列為主要依托,實現西安與阿拉木圖“一帶一路”沿線兩大樞紐城市的“雙向奔赴”,預計全年800列“長安號”班列、70萬噸貨物吞吐量,在滿足大規模商貿和物流需求、成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國際物流運輸的“新支點”的同時,致力以“物流升級”帶動“產業升級”,助推中國與中亞國家共享發展機遇,奏響“美美與共”的絲路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