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
“憂居”變“優居”書寫幸福答卷
編者按:曾是地質災害“多發區”、安全隱患“高危區”、舊城改造“難點區”的深圳羅湖“二線插花地”,被稱為“棚改第一難”。而今,這里卻逐漸拔起一座現代化新城,成為萬千家庭的幸福新居。

改造后的羅湖“二線插花地”社區
十年前,提起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許多深圳市民的反應是連連搖頭。這個曾經連的士司機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臨近蚊帳頂山坡,自建房相互緊挨,通信及電纜無序,道路狹窄曲折,是地質災害“多發區”、安全隱患“高危區”、舊城改造“難點區”,改造“插花地”成為廣大居民多年的心愿。
2016年,深圳市政府以消除安全隱患、改善民生為目標,啟動羅湖棚戶區改造,決心解題“棚改第一難”,再造一座現代化新城。羅湖“二線插花地”項目棚改范圍之大、建筑體量之大、復雜程度之大前所未有,被列為深圳“一號民生工程”。
2018年,中建團隊深入“插花地”,中建八局承接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項目主體Ⅰ標段,包含保障房及人才房8棟,涵蓋住宅、商業街、老年照料中心等,同時中標布吉南環路(南環路至禾坑路段)建設工程代建項目;中建三局承接的Ⅱ標段包含回遷樓6棟,涵蓋安置住房、中小學、幼兒園、社康中心、市政道路等多種業態,智能化Ⅰ標段包含26個子系統。如今,“插花地”完全變了模樣。
從“真空地帶”到活力家園
中建八局項目生產經理劉亞回憶起第一次走進深圳羅湖“二線插花地”,第一個感覺就是擠!雖然住戶已搬走,但一排排密集的“握手樓”、頭頂上蜘蛛網般的電線,以及樓旁陡峭的山體,給人帶來強烈的壓迫感。作為深圳高速城市化過程中被落在后面的“真空地帶”,這里共建有各類樓宇1300多棟,涉及8300多戶,總建筑面積達130多萬平方米。
項目啟動伊始,居民是最積極的參與者,每一次社區會議,大家都會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項目規劃,為“插花地”的未來出謀劃策?!翱嗟攘?0多年,終于迎來了盼頭!”居住在此多年的老人尤其上心,他們憑借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長期生活經驗,競相提出優化生活空間的建議。為了將棚戶區“改到”居民的心坎上,項目團隊邀請居民監督小組定期考察項目進度和質量,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符合大家的期望。
從“棚改難題”到標桿工程
建設初期,復雜的地形成為首個“攔路虎”?!安寤ǖ亍备叩推鸱⒌貏荻嘧?,狹窄的街道和有限的交通條件如同重重枷鎖,給物資運輸帶來巨大難題。中建八局項目團隊反復勘測地形,邀請地理專家共同調整設計方案,讓每一寸土地得到合理利用,開辟臨時運輸通道,優化運輸時間安排,確保建筑材料和設備能按時、安全抵達施工現場,保障工程進度不受影響?!凹热滑F場施展空間小,那咱們就‘搭’房子出來?!苯ㄔO過程中,項目團隊不斷創新思路,采用“鋁合金模架體系+裝配式結構+智能升降平臺”,實現“可見即可建”,成為棚改區10個項目中唯一一個裝配式項目,項目裝配率達55%,預制率達15%。
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工程質量要求也遠超常規項目要求。中建三局團隊在項目建立班組、質量員到項目團隊的“三道防線”,嚴格管控安全和質量。在51層高的回遷樓施工中,項目實行“N10”模式,在主體結構第10層開始穿插門窗、二次結構、陽臺欄桿等施工;采用構造柱一次成型、樓梯踏步壓槽、電梯預埋優化、預拌固化土等技術工藝,利用數字化加工平臺將機電管件提前預制后運到作業層處安裝。系列舉措提高了效率、縮短了工期,更減少了質量隱患和環境污染。M04、M05、M06地塊相繼獲評“廣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廣東省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獲得“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獎”。
從老舊社區到智慧新居
在“二線插花地”社區,一旦地下室一氧化碳濃度超標,排風扇會自動打開,如遇煙感報警還會遠程打開噴淋滅火系統;無須多方協調,便能實時分配社區工單,調動附近管理人員……這些設備聯動指令來自社區智慧運營決策中心的中建三局智瓴智慧社區平臺。該平臺能自動分析處理社區“神經末梢”收集的數據,讓監控、消防等系統設備聯動,讓社區管理者在線處理和服務物業事務。
中建三局研發工程師冷先凱介紹,智慧運營決策中心提供安全、環境、服務、活躍度、設備健康5大指數50類256個智慧社區應用場景,涵蓋社區運營的方方面面,助力社區物管人員“智理”在手工作。
居民端的智慧操作也很便捷。朋友來訪前,居民將訪客照片、姓名、車牌號、到訪及離開時間等信息填入社區App,或通過小程序邀請朋友填寫,來訪者即可在規定時間內在社區暢行無阻。
此外,281個高空拋物攝像頭實時監控高空拋物行為,可追蹤拋物源頭,準確率高達96%。在社區進出口、公共場所等區域還安裝了237個智能攝像機,從不同視角對建筑立面進行實時拍攝,實現社區違規事件的自動發現、取證和上報。社區里還配備了智慧家居安防七件套、一鍵告警裝置、電梯智能阻車系統等,讓居民住得更安全舒心。
搬進回遷新房一年多,“二線插花地”社區居民表示住得很舒心。“通風、采光、視野都沒得說!很滿意!”“住上滿意的房子,心情都不一樣了!”業主江先生說,他此前已經在社區住了20年,對這里充滿感情,“如今剛退休就搬進新房,新生活一定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