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d4cxl"></em>
    1. <form id="d4cxl"><pre id="d4cxl"></pre></form>
      1. 
        
        <form id="d4cxl"><pre id="d4cxl"><video id="d4cxl"></video></pre></form>

        建證城市新生

        天山腳下的老城新篇

            期次:第1027期    作者:作者:孔慶有、周密、曹雅君


          編者按:在老城區改造提升過程中,中建方程不斷探索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新模式,實現城市產業升級和空間格局優化,提升城市區域的發展活力和運營水平,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用實際行動讓烏魯木齊的山更綠、天更藍、城更美。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新館周邊


        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溫馨熱鬧的居民住宅,訴說歷史的紅色紀念館,萬畝綠洲的“城市森林”……這一切見證著烏魯木齊的日新月異,也見證著中建方程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因地制宜推動城市更新的生動實踐。

        2023 年 10 月,烏魯木齊市珠江路東延市政建設項目全線通車,標志著包含老城區靚化、老舊小區改造、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新館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等在內的烏魯木齊市老城區改造提升建設工程 PPP項目 60個子項目整體完工。老城區改造提升呈現出顯著的新面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得到政府及群眾一致認可。

        有“里”有“面”,點“靚”絲路名城

        “以前家門口的巷道被雜亂的違章建筑擠占,出行不便,現在路面寬了,靚化工程為老城區增添了新活力,居民生活也更加便利了?!睘豸斈君R天山區幸福路居民古麗·薩塔爾欣喜地說。

        原先的老城區人行道狹窄,地上、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私拉亂接、跨街飛線、廢棄桿樁和線纜到處可見,居民樓大都是外墻斑駁且不保溫的老房子,沿街門面缺少規劃,廣告牌雜亂無章。

        中建方程項目團隊在老城區改造提升過程中充分調研住戶“心愿清單”,認真記錄下住戶對居住環境改善的期望。改造過程中,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居民保持密切溝通,及時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調整和完善改造方案。同時,項目黨員志愿者還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為住戶們提供幫助和支持,大家逐漸相處成了“一家人”。

        秉持“規劃先行、立足長遠、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則,項目對烏魯木齊市建國路、延安西路、幸福路等 47 條老城區道路進行靚化改造,包括沿街樓體的外立面更新、人行道和機動車道鋪設、路燈亮化、道路綠化等建設內容,涉及沿街 5 萬余戶居民。在工程實施中,中建方程將建設、整治、管理有機結合,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驗收環環相扣,力求把城市建設得更美。

        隨著老城區改造提升的逐步推進,曾經破舊的街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如今,一街一景致、一步一景觀,住戶們的心愿一一實現,烏魯木齊老城區真正實現了城市風貌變美、人民生活幸福。

        綠色發展,樹上山”打造生態名片

        烏魯木齊市常年干旱少雨,山體土層貧瘠、巖石裸露、石礫多,土壤凍結期長且蓄水能力差。對于這樣一個綠化條件先天不足的地方來說,打造生態園林城市殊非易事。面對挑戰,中建方程積極探索生態修復環境治理新業務。

        作為烏魯木齊市南部的風沙源,燕南山體破損嚴重,有機質極少,無土種樹。項目團隊“引進”56 萬立方米種植土,幫助整個山體“大換血”。為保護原本脆弱的沉積巖和砂礫山體,項目團隊采用機械配合人工的方式開挖樹坑,種植喬灌木 300 萬余株,完成綠化 8500 畝,并積極運用 BIM 數字化管理平臺和 QACM 遠程管理系統控制監測苗木養護信息,采用生態自循環技術、遠程端自動化灌溉的方式提高苗木生存率,對治理水土流失、水源涵養起到重要作用。

        該工程先后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國家市政工程最高質量水平評價、新疆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榮譽,現已成為新疆首府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桿和名片。

        如今的燕南荒山已變成城市郊野公園,樹木挺拔,片片新綠極大涵養了城市賴以生存的氧源和水源基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之前的荒山根本沒法前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F在每逢周末我們一家就可以上山游玩,走走路,看看景,享受一下大自然?!睘豸斈君R市民李先生說。

        紅色傳承,星星之火照耀天山

        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勝利路392號,靜靜地佇立著一幢兼具蘇俄風格的土木結構二層小樓。1937 至 1942 年,這里曾是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為準確、翔實、生動地再現紅色歷史,中建方程合理規劃空間,科學適度運用多媒體技術,以綠色環保的理念打造智能化新場館。紅星造型的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新館總建筑面積 7881 平方米,展覽面積 1280 平方米,展陳文物、檔案串聯起中國共產黨在新疆進行抗日救亡運動的歷史全貌,如今已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這里做志愿者。許多市民一家三代扶老攜幼來這里參觀,通過紅色基地教育當代人。”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工作了十幾年的艾山·阿布都拉說。

        紅星映照天山,初心永不忘卻。中建方程助力新疆“文化潤疆”工程開展和“旅游興疆”戰略實施,協助當地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提升新疆紅色旅游建設及文化產業發展。壯麗的革命歷史是這座城市寶貴的精神財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則將這種精神力量凝結起來,引領新疆各族兒女團結奮斗,攜手譜寫發展新篇章。

        久久精品电影久久电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