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d4cxl"></em>
    1. <form id="d4cxl"><pre id="d4cxl"></pre></form>
      1. 
        
        <form id="d4cxl"><pre id="d4cxl"><video id="d4cxl"></video></pre></form>

        塑強房建首位優勢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
        體驗傳統文化交織未來科技

            期次:第1027期    作者:作者:安宣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外觀(圖源新華社)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將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安裝參與建設的中國館也于世博會開園之際如期開館。

        中國館建筑外形以“中華書簡”為靈感,使用金、篆、隸、行、楷5種字體,鐫刻119句漢字詩詞名篇,令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強烈的中國元素和濃郁的文化氣息。

        匠心鋼構 中國制造

        中國館坐落于大阪世博園區的中心地帶,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主結構以大直徑圓管柱為支撐,多立面、曲面構造為造型的復雜鋼結構,建筑總用鋼量約1116噸,構件數量多達3750件。展館內部延續書簡長卷的主題立意與現代鋼結構建筑有機結合,層層遞進的展示空間猶如文明演進,從歷史走向未來。

        作為大阪世博會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如期高質量完成鋼結構生產、運輸和安裝是確保中國館如期建成的關鍵所在。為緩解現場建設及倉儲壓力,中建安裝旗下中建五洲經過科學謀劃、周密部署,將中國館全部主體鋼結構在國內生產加工,進行整體預組裝、預搭建后,以“集裝箱+散貨船”方式,分類分批海運至大阪世博園區內現場組裝,不僅提升了構件生產制造的自主可控性,還可在國內提前“彩排”預演安裝過程,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提升現場安裝效率。

        精益求精 技術賦能

        中國館整體造型為異形曲面鋼結構,存在大量不同曲度的鋼構件和復雜節點,為了方便國內外各方可以同步設計審查,項目團隊利用Tekla云模式進行3D建模,實現國內外各方跨區域、時差,協作提升建模效率。因為構件數量多且造型各異,項目團隊運用BIM技術進行構件編碼及方向標識,區分不同位置的制造要求,確保每個構件加工細節都精確無誤。

        建設過程中,項目技術團隊攻堅克難,成功克服焊接多、變形控制難等技術難題。面對多處弧形彎扭鋼構件給加工和組裝帶來的挑戰,項目團隊通過制作專用工裝進行構件仿形,提高構件一次合格率,最終保障所有鋼結構產品全部達到日本建筑市場標準,獲得國內外多方一致好評。

        作為展示國家形象、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中國館本身既是建筑也是展品?!爸腥A書簡”的造型設計對裝飾柱外觀要求嚴苛,中建五洲采用特種涂料修復工藝消除影響外觀的缺陷因素,使之呈現出光滑表面。為確保鋼結構面漆的顏色與設計原色一致,項目團隊采用光譜色彩度分析儀提取竹簡顏色,通過反復試驗比對,調制出最符合的涂料,還原生態本色,全方位展現書簡長卷的藝術之美。

        高效建造 數智相融

        從細節到整體,從車間構件制造到造型預搭建,項目團隊嚴格按照主辦方標準執行,將數智建造和精益建造深度融合,提升建造效率與品質,最終提前一周完成全部任務,贏得中國貿促會的高度認可。

        預組裝過程中,項目團隊采用三維掃描技術,結合實體預拼裝,提前核查構件尺寸,確保安裝精度,提高建設效率。同時,運用先梁后柱的“倒裝工藝”搭建外立面菱形柱,有效克服小截面薄壁狹長鋼柱容易扭曲和旁彎的難題。質量檢驗過程中,基于5G及高清直播技術,項目團隊將無人機巡航畫面實時鏈接到智慧建造管理平臺,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直播,減少人員登高檢驗,提升檢驗效率,降低安全隱患。

        世博會期間,中國館將舉辦非遺展演、文旅推介、學術交流和經貿論壇等活動,并與其他參展國的自建館等開展館際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人文交流,推動中外文明互鑒。

        久久精品电影久久电影大全